close

本科生為啥到高職燒烤“回爐”?
    王晶是一位大眼睛美女,性格開朗,長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大四的學生。在畢業前半年倒計時之際,她為自己選擇了一門新“課程”———啤酒釀造。而這門課程,裝潢需要專門到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去學習。
    2013年,全國大學畢業生達到699萬支票貼現,被人們稱為“史上最難就業年”;2014年,畢業生人數更是將達到727萬人。如何讓學生們在就業市場上擁有更多的籌碼?省教育廳以長春職業技術學院、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、延邊大學三所學校為試點,建立省級職業技能培訓基地,對高校畢業生展開技能培訓。
  個案·她為啥“回信用貸款爐”———
  想設計裝潢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
    從今年10月份開始,王晶就陸續光顧各種校園招聘會。“簡歷投出去10多份,但最終沒有能‘對上眼’的企業。”而應屆大學生在動手能力和技能方面多有欠缺,讓他們錯失了不少的機會。
    王晶說,班裡有40多名同學,有1/3準備考研,準備找工作的人中,目前能簽合同的大約有25%~30%左右。
    從學校得到這個培訓的機會後,王晶熱情高漲地報了名,12月9日正式參加培訓。“我們學習了各種啤酒的釀造過程,還親自品嘗到了自己釀造的啤酒。”王晶說,培訓的實驗室更像是一個小型的車間,這種學習讓王晶興奮。
    她說,大學里也有實驗課,但實踐的機會不多。“不過這學期我們學校也有一些機器到位了,下學期我們也可以動手操作了。”
  個案·他為啥“回爐”———
  想把興趣變成就業技能
    同時參加培訓的張樂是一個陽光的大男孩,是長春大學材料物理專業大四學生。
    他在大學學習的專業是一種“被動”的選擇———他的專業是被調劑的。“這個專業是純理論性的,除了繼續考碩士、博士,想找一份專業對口又很滿意的工作太難了。”
    不過比起繼續深造,張樂更想很快找一份工作。
    由於他的爺爺是釀酒的,他從小便有釀酒情結。於是,他有了把自己的興趣變成就業技能的打算。如今張樂很開心,他希望以後能在這個領域中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位置。
  “回爐”的好處與難題
  培訓現狀:有報名者動搖了
    針對嚴峻的就業形勢,我省將長春職業技術學院、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、延邊大學作為試點,建立省級職業技能培訓基地。
    其中,長春職業技術學院的三個分院,承擔著食品與生物技術、計算機(包括2個專業)及旅游管理共四個專業的培訓。目前這些專業中,食品與生物技術和計算機專業的培訓已經展開。
    據介紹,培訓工作從11月底就已經開始報名,其中,食品與生物技術專業有50人報名,其中長春大學20人,長春師範大學30人。
    最後通過面試,共選定12個人。不過到最後關頭,有3位同學又動搖了,最後參加培訓的有9位。
    “我們一是要看專業是否相近,另外就是要求明年畢業的大學生。有許多大二大三的學生也來報名。”長春職業技術學院食品與生物技術分院副書記於長福說。“整體來看,接受起來還需要一個過程。”
  好處之一:能掌握相關技術
    職業類高等院校一度在考生及家長的心中“身價”較低,但實際上,“逆襲”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了。以長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,這幾年,學院平均就業率已經達到了96%以上。
    目前的就業矛盾,最主要的還是結構性矛盾,本科生雖“滿腹經綸”,但真正到了企業要拿起真刀真槍時,卻往往派不上用場。
    參加培訓會有什麼收穫?於長福介紹說,最為直接的好處,就是學生們可以通過一周的強化培訓,掌握啤酒釀造的技術。
    此外,學生還可以通過培訓,考取相關的職業技術資格證。
  好處之二:能獲得就業推薦
    據介紹,除了學生動手能力強的因素,許多高職院校的高就業率還得益於訂單式的培養模式。
    以長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,“我們每年都要到企業去調研,看看他們需要怎麼樣的人才。”
    隨後,學院會根據就業的需求來設置課程,還請企業的專家、技術負責人及企業的領導來講課。
    此外,學校和一些企業之間的合作會為學生提供很好的機會。“像華潤雪花啤酒有限公司,在全國有70多家分公司,我們學院跟20多家都有合作。學生在校學習兩年,第三年就到企業頂崗實習。到最後,90%的學生都會留到企業。”
    於長福介紹,對參加培訓的學生來說,最實實在在的好處,就是畢業後,由長春職業技術學院負責向有長期合作的企業推薦。
  ■委員聲音
  大學教育與需求銜接不好
    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,一定要重新回到高職院校進行再培訓,才能實現更好就業嗎?
    “(這種現象)可以說是正常的,也可以說是不正常的。”長春市政協委員翁連海認為,這一舉措反映出現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。“大學教育與實際需求銜接不好,不能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來培養學生,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的原因。”
    “高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兩類。”翁連海說,高等職業教育屬於崗位和技能知識教育,而普通高等教育是學科教育。“德國的職業教育做得特別好,就算是碩士、博士畢業後,在參加工作之前,都要進行職業再教育,取得一定的資格證之後,才能上崗。”他認為,從目前來看,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。“將來,應用型本科教育將與高等職業教育趨同化發展。”
  ■相關鏈接
  德國的“雙元制”模式
    作為“歐洲師表”的德國,向來以獨特的“雙元制”職業教育為榮,並認為這種教育模式是保持其經濟穩健增長的有力武器。所謂“雙元制”,其中一元是指職業學校,另一元是指為學校提供實習培訓的企業,兩者共同構成了富有德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制度。學生一般每周在企業里接受3~4天的實踐教育,在職業學校里接受1~2天的理論教育。
    按照德國職業教育法的規定,嚴把“就業者必須先接受正規的職業教育”這一關,不經過正規職業培訓,不准進入職業生涯。
  本報記者 艾靈  (原標題:本科生為啥到高職“回爐”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e91yeepq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